從城市藍圖到交通實踐:解析臺北市TOD政策作為未來捷運路網之前期準備工作(2014-2022)

作者:邱煜庭 feat. Gemini 2.5 Pro

本報告旨在深入分析針對前臺北市長柯文哲(任期2014-2022年)「任內未推動新捷運線」之批評,並嚴謹評估其主導的「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政策,是否可被視為對未來捷運路網的系統性準備工作。外界的批評主要基於一項表面事實:在其八年任內,臺北市境內並無任何一條全新的捷運路線完工通車。然而,此種以「完工里程」為單一指標的評估方式,忽略了長期基礎建設的複雜性與多面向的政策佈局。

本研究發現,柯文哲市府的策略核心,是從傳統的「工程導向」轉向更為根本的「都市規劃導向」。其不僅是消極地延續前任的工程計畫,而是主動地建立一套全市性的法律與政策框架——TOD計畫,意圖從根本上重塑城市發展與大眾運輸之間的關係。此項準備工作並非體現在實體的隧道挖掘或軌道鋪設,而是體現在更為基礎的立法、都市計畫修訂與財務模型建構上。

報告將詳述,TOD政策透過提供容積獎勵、強化都市設計審議等工具,旨在達成四大前期準備目標:

  1. 財務可行性準備,藉由提高捷運場站周邊土地開發價值,提升未來路線的財務自償率,降低興建門檻;
  2. 需求基礎準備,透過引導高密度、混合使用的開發模式,預先在未來站點周邊培育穩定的客源基礎;
  3. 都市整合準備,在捷運興建前,預先優化場站周邊的人行環境與公共空間,確保新路線能無縫接軌至一個功能完善的都市肌理中;
  4. 制度框架準備,將TOD理念制度化,為未來數十年的城市發展與捷運擴張提供一套可依循的法律準則。

結論是,儘管「任內無新線完工」的說法在數據上成立,但此觀察過於簡化。柯文哲市府的TOD政策,實質上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戰略投資,將行政資源投注於建構一套引導未來捷運網絡發展的「軟體系統」,而非僅僅追求單一工程的「硬體進度」。此舉可被視為一種系統性的、前瞻性的準備工作,其成效雖需更長時間方能完全顯現,但其戰略意圖與政策設計,確實為臺北市未來捷運路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關鍵基礎。


一、 爭議背景:臺北捷運建設的政治現實與工程週期


要客觀評估一屆市府在捷運建設上的作為,必須先理解此議題背後的政治論述、工程現實以及跨域治理的複雜性。相關爭議的核心,源於對「進度」的不同定義與衡量標準,一方著眼於短期可見的實體成果,另一方則強調長期規劃的程序推進。


1.1 解構「零新線」論述:2014-2022年捷運工程實績檢視


針對柯文哲市長八年任期捷運建設的批評,其核心論點在於,臺北市轄區內沒有任何一條「全新且完整」的捷運路線在此期間完工通車 1。數據顯示,市府在其任內於臺北市境內推動的,主要是施工中的信義線東延段,此路段長度僅約1.4公里,且至其卸任時仍未完工 1

此項成績與歷任市長相比,呈現顯著落差。根據統計,前市長陳水扁任內興建約40公里,馬英九任內約25公里,郝龍斌任內更高達73公里,而柯文哲任內興建的軌道長度僅約4公里,且多為承接前期計畫的收尾工程 5。此數據對比,構成了批評者最有力的量化依據。

對於市府曾提及任內協助新北市興建捷運,例如板南線延伸至頂埔段及環狀線第一階段,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澄清,這些計畫的決策、規劃與主要預算均在柯文哲上任前就已底定。臺北市捷運局的角色是依據行政契約「代辦」工程,而非主導決策者 2。此番說明釐清了外界對於「為新北蓋捷運」的論述,並將焦點拉回其任內在臺北市主導的計畫進度。

表1:臺北市歷任市長捷運建設實績比較分析

市長任期

市長

任期年份

任內主要完工路線/路段

任內完工里程 (約略值)

1994-1998

陳水扁

4年

木柵線、淡水線、中和線、新店線(部分)

40公里

1998-2006

馬英九

8年

板南線(部分)、小南門線、小碧潭支線

25公里

2006-2014

郝龍斌

8年

內湖線、蘆洲線、新莊線、信義線、松山線

73公里

2014-2022

柯文哲

8年

(承接)土城線延伸頂埔段、(代辦)環狀線第一階段

4公里

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自《柯文哲稱幫蓋捷運新北:勿為選舉亂吃豆腐》 1。里程為約略統計值,旨在呈現規模對比。


1.2 捷運計畫的世代生命週期:從可行性研究到營運通車


捷運工程的特性是其漫長的生命週期,一條新路線從初步構想到最終通車,往往需要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橫跨數屆市長任期 7。標準的行政流程極為繁複,大致分為:整體路網評估、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基本設計、細部設計、工程發包與施工,最終才進入營運階段 7

柯文哲本人對此的辯護,即是建立在此一工程現實之上。他多次強調,捷運建設如同「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賽,任何一任市長都不可能在八年內從零開始完成一條主要路線 4。他將信義線東延段與萬大線一期列為其任內開工的工程,而環狀線中環段(第一階段)則是在其任內完工通車 4

從程序進展來看,其任內確實推進了數條未來路線的規劃進程。例如,作為解決內湖交通關鍵的環狀線東環段,其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8年獲市府簽核並送交中央審查 9。而環狀線的南北環段,其綜合規劃報告也已完成並函送交通部審核 10。這些行動雖然未產生立即的實體建設,卻是未來動工不可或缺的前期法定程序。

這種觀點的衝突,實質上是「評估指標的衝突」。批評方採用的是直觀、易於理解的「通車剪綵指標」(完工里程),此指標能迅速傳達給公眾,但在評估橫跨十數年的基礎建設計畫時,顯得過於簡化。而市府方則採用「計畫生命週期指標」(完成的法定程序),此指標更能準確反映單一任期內的行政貢獻,但對公眾而言較為抽象,政治傳播效益較低。一份專業的評估報告,其職責正在於超越此種二元對立,深入探討程序性工作的實質戰略價值。


1.3 雙城角力:捷運路網中的臺北-新北競合關係


臺北都會區的捷運路網本質上是跨越行政區的系統,因此,與新北市的協調合作至關重要。然而,在柯文哲任內,雙北市在數條關鍵路線上的規劃產生了顯著摩擦,成為部分計畫延宕的主因。

新北市捷運局曾公開指責,對於跨雙北的民生汐止線,臺北市府八年來「毫無具體進度」;此外,市府單方面廢除原已規劃、連結內湖至中永和的「捷運南北線」,導致新北市後續推動的「中和公館線」失去銜接對象 1。這些爭議顯示,除了工程與財務挑戰外,缺乏區域治理的共識與共同推動的政治意願,同樣是阻礙捷運建設的關鍵因素。

此現象反映出,市府的行政資源與政治資本,似乎進行了策略性的重新分配。相較於耗費心力去推動那些與鄰近縣市存在政治糾葛的遺留計畫,市府選擇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建立一套全新的、適用於全臺北市的都市發展頂層設計——TOD計畫。這並非單純的無所作為,而是一種帶有明確取捨的優先序調整,即優先進行基礎政策的變革,而非在既有的、充滿政治阻力的軌道上推進單一工程。


二、 戰略轉向: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作為都市核心政策


柯文哲市府在捷運議題上的核心論述,並非聚焦於興建了多少公里,而是引入並制度化了「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的都市規劃哲學。此舉代表著臺北市府對於捷運系統的定位,從單純的「交通工具」,提升至形塑未來城市樣貌的「核心骨架」。


2.1 TOD核心原則:國際最佳實踐與臺北的在地化適應


TOD是一種強調將高密度、混合使用的開發模式,集中於大眾運輸場站周邊的規劃理念 11。其核心目標在於打造步行友善、機能多元的社區,讓居民在不依賴私有汽機車的情況下,即可滿足工作、購物、居住、休憩等大部分日常需求,從而達到節能減碳與城市永續發展的目標 11

此概念主要包含三大元素(3D):

  1. 密度(Density):提高車站周邊地區的開發強度與人口密度。

  2. 多樣性(Diversity):鼓勵土地混合使用,融合商業、住宅、辦公、公共設施等多元機能。

  3. 設計(Design):創造以人為本、安全舒適的步行與自行車環境 11

這種規劃思維的轉變,是從傳統的「工程導向」轉向「都市主義導向」。過去的捷運規劃,主要解決的是「如何從A點到B點蓋一條線」的工程問題;而TOD框架下的捷運規劃,則是要解決「如何圍繞著從A點到B點的這條線,來打造一座城市」的都市計畫問題。這是一種更為主動的策略,意圖透過塑造城市本身的空間結構,來極大化捷運這項鉅額公共投資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2.2 柯市府的TOD願景:擘劃臺北未來的五大戰略支柱


2018年,時任副市長林欽榮在一場論壇中,明確闡述了臺北市實踐TOD的五大戰略原則,這套框架可視為柯市府為臺北量身打造的TOD藍圖 14

這五大戰略支柱分別是:

  1. 完成臺北捷運的環狀線:將TOD戰略與未來捷運路網的完整性直接掛鉤,確立了捷運作為TOD發展的基礎。

  2. 全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要求全市的土地使用分區法規,都必須配合TOD理念進行調整,從法律層面賦予其正當性。

  3. 公劃都市更新全面檢討:主張由政府主導,以「群落發展」取代過往零散的「單點開發」,有系統地創造TOD節點。

  4. 鄰近捷運站的公共住宅:將新建的社會住宅,策略性地配置於捷運站點附近,確保社會福利與大眾運輸的結合。

  5. 多元運具滿足最後一哩路:整合公共自行車(YouBike)、共享汽機車等,解決從捷運站到目的地的短程接駁問題。

這五大支柱的內容,幾乎全是都市規劃層面的目標,而非工程技術目標。這清晰地表明,市府試圖將捷運不僅視為交通工具,更是重塑城市空間結構的核心 organizing spine。


2.3 政策實踐:臺北TOD框架的關鍵機制


市府為落實此願景,主要透過《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可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細部計畫》來建立具體的執行工具 16

其關鍵機制包括:

  • 擴大適用範圍:為提升政策影響力,市府後續修訂計畫,將TOD適用範圍從原先的捷運站周邊300公尺,擴大至全市93個捷運及臺鐵場站周邊500公尺 17

  • 容積獎勵作為核心誘因:開發商若能對公共利益做出貢獻,即可申請額外的樓地板面積(容積率)作為獎勵。獎勵項目與捷運系統高度相關,例如:

  • 協助移設或增設捷運出入口,改善人行動線。

  • 提供空間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站。

  • 留設高品質的公共開放空間與人行步道。

  • 捐贈樓地板面積作為社會福利設施,或繳納代金 16

  • 嚴格的都市設計管制:此政策並非單純的「容積放送」。所有申請案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都市設計審議,確保開發案能提升公共領域品質、營造友善的人行環境,並符合綠建築與淨零碳排等永續目標 17

透過將TOD原則明文寫入都市計畫法規,柯市府的作為意在建立一套長效的制度性變革。這是一種「軟體基礎建設」的準備工作——建構一套能夠引導未來數十年「硬體基礎建設」發展的規則與系統。此舉試圖將一種發展哲學,植入城市的法律DNA之中,其影響遠比單純開工一條捷運線更為深遠。


三、 TOD與捷運的連動:評估其對未來路網的準備貢獻


本章節將直接回應核心問題,系統性地分析TOD政策在哪些層面上,可被視為對未來捷運路網的「準備工作」。此處的「準備」涵蓋了財務、需求、空間整合等多個維度。


3.1 直接準備:TOD區域劃設與未來捷運站點的空間疊合


TOD政策最直接的準備作用,體現在其空間規劃的前瞻性。該計畫將全市所有捷運及臺鐵場站周邊500公尺劃為潛在適用區,這自然也涵蓋了所有「未來」規劃中的捷運站點。

以規劃中的環狀線東環段為例,其路線行經內湖、松山、信義等具有高度再開發潛力的區域 19。沿線規劃的站點,如Y32(瑞光公園站)、Y37(永春站轉乘)、Y38(象山站轉乘),其周邊地區在捷運尚未動工前,就已適用TOD的開發規則。這意味著,任何在這些未來站點周邊進行的都市更新或開發案,都必須(或可以選擇)遵循TOD的指導原則。市府等於是預先為這些地區的開發商與居民,提供了一套清晰的遊戲規則與開發藍圖,引導其發展方向朝向與未來捷運站功能相匹配的模式。

表2:未來捷運環狀線站點與TOD政策機制及相關案例對應表

未來捷運路線/路段

關鍵未來站點 (代號/名稱)

TOD政策機制疊合

相關開發計畫/案例

北環段

Y24 (社正公園)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都市設計審議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整體開發

北環段

Y26 (士林站轉乘)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增設捷運出入口

士林站TOD大樓開發案 (已動工)

北環段

Y29 (劍南路站轉乘)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

劍南路站TOD開發案 (規劃中)

東環段

Y32 (瑞光公園)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

內湖科技園區周邊再開發

東環段

Y37 (永春站轉乘)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

永春站周邊都市更新案

南環段

Y1 (動物園站轉乘)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

動物園周邊區域發展

南環段

Y1A (政治大學)

核心區500公尺、容積獎勵

政治大學校園周邊發展

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自 17。本表旨在展示TOD政策與未來捷運站點的空間對應關係。


3.2 間接準備(一):強化財務可行性與自償率


新捷運線的興建,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龐大的經費,以及向中央政府證明其具備足夠的「財務自償率」。TOD政策在此扮演了關鍵的財務準備角色。

透過容積獎勵引導高強度、高價值的商業與住宅開發集中於車站周邊,能顯著提升該地區的土地價值與潛在稅收 23。這些增值的效益,可透過TOD計畫中規定的開發回饋(如捐贈公益設施或繳納代金)及未來增加的房屋稅、地價稅等形式,由政府部分回收,進而用以挹注捷運的興建與營運成本 23

此外,由捷運公司主導的場站聯合開發案,如已動工的士林站TOD大樓,其未來產生的租金收益,被市府明確定位為補貼捷運本業虧損、穩定票價的重要財源 22。從這個角度看,TOD政策不僅是都市計畫,更是一套精密的財務工程,其目標是為未來的捷運路線預先準備好穩健的「資產負債表」,使其在申請立案時更具說服力。


3.3 間接準備(二):培育潛在客源以支撐新路線需求


一條新捷運線的效益評估,高度依賴其預估的日運量。若路線行經之處人口稀疏、活動強度低,則難以通過成本效益分析。TOD政策透過鼓勵在未來站點周邊形成高密度、職住混合的社區,實質上是在為新路線「預先培育客源」 12

當市府向中央政府提交新路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時,若能證明沿線區域在TOD政策引導下,已具備或正在形成高密度的人口與就業中心,其所提出的運量預測將更具可信度。這等於是在動工前,就先行提升了路線的潛在營運效益,從而強化了興建的正當性。


3.4 間接準備(三):預先進行都市整合與環境改造


TOD政策強調創造以人為本的步行環境、改善最後一哩路的轉乘設施,以及整合公共開放空間 13。這些要求可被視為在捷運站體建成前的「預防性都市改造手術」。

透過TOD的引導,市府鼓勵在未來站點周邊,預先進行街區與人行道的重新設計。如此一來,當捷運站最終落成啟用時,它將能直接融入一個已經是步行友善、機能完善的都市環境中,而非成為一座矗立在車水馬龍中的孤島。這能確保捷運站的服務效能從營運第一天起,就能發揮到最大。

綜合上述三點,TOD政策可被理解為一種針對鉅額公共投資的「風險管理策略」。重大基礎建設之所以失敗或延宕,往往源於財務缺口或效益不如預期(如運量不足)。TOD政策從制度設計上,直接針對這兩大核心風險進行管控。它透過法律框架提升並回收土地價值,鞏固了財務基礎;同時,它也透過引導開發模式,鞏固了需求基礎。因此,這項政策的推行,是一項比單純開挖隧道更為複雜且具長遠戰略意義的準備行動,其目標是讓未來的捷運投資更安全、更有效益。


四、 實踐中的案例:從藍圖到動土的挑戰與成果


理論上的政策設計,仍需透過實際案例的檢驗,方能評估其成效與面臨的挑戰。柯文哲市府任內的TOD實踐,呈現出在不同都市紋理下的多元樣貌,既有整合成功的典範,也引發了深刻的社會爭議。


4.1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整合產業、居住與未來交通的「綠地」試驗場


北士科的開發,是TOD原則應用於大規模「未開發地」(Greenfield)的指標案例。其整體規劃從一開始,就將未來的新興產業聚落、住宅社區,與規劃中的捷運路網緊密結合,特別是環狀線北環段(如Y24站)及規劃中的社子輕軌系統 21

市府在此採取「先基礎建設,後招商入住」的模式 21,在企業大規模進駐前,就已完成區內主要道路、管線地下化等工程。這種前瞻性的規劃,正是TOD準備工作的體現。園區的空間佈局,完全是圍繞著未來的公共運輸系統來展開。此一整合性規劃成功吸引了如輝達(NVIDIA)等國際級科技企業的目光 21,為該區域創造了穩固的經濟基礎與未來的就業人口,而這些正是支撐新捷運線運量的關鍵。


4.2 場站核心開發:士林、劍潭與劍南路站的「舊區」改造


相對於北士科的從零開始,市府也嘗試將TOD模式「改造」性地應用於既有的成熟市區(Brownfield),其中以士林、劍潭、劍南路等站的開發案最具代表性。

  • 士林站TOD案:此案是首個動土的指標性計畫,規劃為一座結合旅館、餐飲、辦公室的多功能複合式大樓。其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性,正處於現有淡水信義線與未來北環段(Y26站)的交會點 22。此案被市府定位為士林地區的新地標,以及未來其他場站TOD開發的示範模型。

  • 劍潭站TOD案:此案則成為TOD政策最具爭議的案例。計畫在極具特色的龍骨造型捷運站旁,興建一棟18層高的龐大建築物,引發了建築界、文化界與在地居民的強烈反彈,批評其嚴重破壞了原有的都市景觀與天際線 29

北士科的順利推進與劍潭站的激烈衝突,形成鮮明對比。這揭示了TOD政策在實踐中的核心挑戰:將宏大的規劃藍圖套用於一張白紙(如北士科)相對容易,但要將其疊加至一個充滿歷史記憶、文化價值與既有利害關係的鮮活城市肌理之上,則會面臨巨大的阻力與複雜的協商過程。TOD的準備工作,不僅是制定規則,更是在每個獨特的場域中,進行艱難的社會與政治協商。


4.3 公眾與專業社群的批判:檢視臺北TOD執行的不足


儘管TOD政策立意良善,其執行方式卻招致了多方批判,反映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 「容積大拍賣」之疑慮:批評者認為,市府為提高開發誘因,在2022年修訂的TOD計畫中過於寬鬆,形同「容積大拍賣」。他們擔憂,此舉將導致捷運站周邊地區豪宅林立,卻未能有效回饋足夠的公共設施或平價住宅,違背了TOD應有的社會公平性 18。值得注意的是,最初於2019年公告的TOD計畫,在三年內無任何申請案,顯示其誘因不足,迫使市府進行被外界視為「過度讓利」的修訂 16

  • 缺乏網絡化的整體規劃:都市計畫學者指出,臺北市的TOD政策過於聚焦在單一的「點」(捷運站),而忽略了串連這些點的「線」(人行廊道)與「面」(區域性公共空間)的整體規劃,導致開發案可能淪為各自為政的孤島,未能形成連貫、舒適的步行網絡 32

  • TOD治理的內在矛盾:劍潭站爭議也暴露了TOD治理模式中的一個潛在利益衝突。在此模式中,市政府同時扮演了兩種角色:一是透過都市發展局擔任都市計畫的「監管者」,二是透過其百分之百持股的臺北捷運公司,成為開發案的「受益者」。捷運公司為彌補營運虧損、增加業外收入的財務需求 24,可能驅使其推動一個在都市設計或公共利益層面存在爭議的開發案。此種治理結構的內在矛盾,顯示成功的TOD實踐,需要建立更強健、獨立的監督機制,以平衡財務目標與公共利益。


五、 綜合評估與前瞻


綜合前述各章節的分析,本報告將對核心問題——柯文哲市府的TOD政策是否可被視為未來捷運路網的準備工作——提出一個綜合性的、具備前瞻視野的結論。


5.1 效能評估:TOD作為準備工具的有效性


從概念上而言,TOD政策無疑是一項具備高度戰略思維的準備工作。它成功地跳脫了傳統捷運建設的工程思維,轉而從更根本的財務可行性、潛在需求基礎與都市空間整合等非工程性的先決條件著手。這套策略的精妙之處,在於它試圖為昂貴的公共建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生態系。

然而,其在實踐中的有效性則呈現複雜的樣貌。政策初版因誘因不足而乏人問津,修訂後又引發「過度讓利」的批評,顯示在理想的政策模型與現實的市場機制之間,尋找平衡點極為困難。劍潭站等案例引發的巨大爭議,也暴露出在追求財務目標的過程中,可能犧牲都市美學與文化價值的風險。因此,儘管其戰略方向正確,但執行面的挑戰與社會溝通的不足,使其整體成效打了折扣。


5.2 意圖與成果:區分政策目標與已實現的影響


分析柯文哲市府的作為時,必須區分其政策的「意圖」與截至目前的「成果」。

意圖顯然是為臺北市的長遠發展,奠定一個系統性的基礎。這是一項深思熟慮的選擇,即優先建構一套引導未來發展的「軟體」規範(法規與制度),而非追求立即可見的「硬體」成績(工程進度)。市府團隊的賭注是,建立一套正確的城市發展系統,其長期價值將遠大於在一個既有且可能存在缺陷的系統中,多蓋一條捷運線。

成果則是,臺北市如今擁有了一套強大但充滿爭議的法律框架,用以引導捷運場站周邊的發展。這套框架的真正影響力,需要等到環狀線東、南、北環段陸續興建,以及由TOD政策引導的開發案在未來10至15年內逐漸成形後,才能被完整地評估。當前的成果,是完成了制度的建構,而非實質的城市地景改造。


5.3 遺產與結論


綜上所述,對於「柯文哲市府的TOD政策可被視為未來捷運路網的準備工作」此一論述,本報告的結論是:此論述具備高度的可信度與實質的政策依據。

該政策代表了臺北市捷運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範式轉移:從單純的交通工程建設,轉向一種以都市規劃為核心、以財務可持續性為基礎的整合性發展戰略。

外界「任內無新線完工」的批評,雖然在狹義的數據層面上是事實,卻忽略了這次更為宏大且根本的戰略轉向。柯文哲市府做出了一個明確的政治取捨,即犧牲了短期內可供宣傳的工程政績,以換取一個可能影響臺北未來數十年城市樣貌的制度性遺產。這個賭注最終是否會為臺北帶來一個更整合、更永續的捷運城市,將是評價這段城市發展史的關鍵,而其答案,則有待未來時間的檢驗。

引用的著作

  1. 柯文哲稱幫蓋捷運新北:勿為選舉亂吃豆腐| 政治| 中央社CNA,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7020092.aspx

  2. 柯P北市境內8年「捷運沒一條」 跨雙北捷運路線擱置不動,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tw.news.yahoo.com/%E6%9F%AFp%E5%8C%97%E5%B8%82%E5%A2%83%E5%85%A78%E5%B9%B4-%E6%8D%B7%E9%81%8B%E6%B2%92-%E6%A2%9D-%E8%B7%A8%E9%9B%99%E5%8C%97%E6%8D%B7%E9%81%8B%E8%B7%AF%E7%B7%9A%E6%93%B1%E7%BD%AE%E4%B8%8D%E5%8B%95-072125871.html

  3. 柯文哲視察北捷信義線東延工程估2023年底完工 - 公視新聞網,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91100

  4. 視察捷運信義線東延段隧道柯文哲:TOD最佳案例| 地方 - 中央社,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207200145.aspx

  5. 柯文哲8年任內蓋不出一條完整捷運!北市交通政策出了啥問題? - 城市學,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city.gvm.com.tw/article/93952

  6. 市長新聞稿專區-視察史上最艱困捷運工程信義線東延段柯文哲:113年底通車 - 台北市政府,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044902FC839D045&sms=72544237BBE4C5F6&s=E0AA4E6334A4C52F

  7. 常見Q&A - 臺南市捷運工程處,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traffic.tainan.gov.tw/RTO/Faq/common-inquiries?ID=7a6e0b1d-e716-406c-aab9-f7fc7449f890&PageIndex=1&PageType=1

  8. 捷運開發流程圖 -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dorts.ntpc.gov.tw/service/landdevelopment06

  9. 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報告柯請假前簽核,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king2000.com.tw/print_content/news/2221

  10. 柯文哲政績一覽表 - 方格子,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vocus.cc/article/649d4116fd89780001b0dd70

  11. 新北市政府109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從改善都市環境及創造友善人行空間探討新北市大眾運輸導向,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rde.ntpc.gov.tw/userfiles/1160700/files/07%E5%BE%9E%E6%94%B9%E5%96%84%E9%83%BD%E5%B8%82%E7%92%B0%E5%A2%83%E5%8F%8A%E5%89%B5%E9%80%A0%E5%8F%8B%E5%96%84%E4%BA%BA%E8%A1%8C%E7%A9%BA%E9%96%93%E6%8E%A2%E8%A8%8E%E6%96%B0%E5%8C%97%E5%B8%82%E5%A4%A7%E7%9C%BE%E9%81%8B%E8%BC%B8%E5%B0%8E%E5%90%91%E4%B9%8B%E9%83%BD%E5%B8%82%E7%99%BC%E5%B1%95%E7%AD%96%E7%95%A5.pdf

  12.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之建成環境對捷運運量之影響 臺北捷運系統之實證研究,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iot.gov.tw/uploads/asset/data/661a198f367376304acd5a93/%E5%A4%A7%E7%9C%BE%E9%81%8B%E8%BC%B8%E5%B0%8E%E5%90%91%E7%99%BC%E5%B1%95%E4%B9%8B%E5%BB%BA%E6%88%90%E7%92%B0%E5%A2%83%E5%B0%8D%E6%8D%B7%E9%81%8B%E9%81%8B%E9%87%8F%E4%B9%8B%E5%BD%B1%E9%9F%BF--%E8%87%BA%E5%8C%97%E6%8D%B7%E9%81%8B%E7%B3%BB%E7%B5%B1%E4%B9%8B%E5%AF%A6%E8%AD%89%E7%A0%94%E7%A9%B6.pdf

  13. TOD‧都市更新與容積獎勵,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ur.org.tw/mynews/view/414

  14. 臺北TOD 了嗎?檢視2009 至2016 年臺北的都市發展/邱秉瑜 - 台北村落之聲,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4302

  15. 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TOD戰略論壇實錄187KB,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udd.gov.taipei/assets/161-11555/Documents/%E8%87%BA%E5%8C%97%E5%B8%82%E5%A4%A7%E7%9C%BE%E9%81%8B%E8%BC%B8%E5%B0%8E%E5%90%91%E9%83%BD%E5%B8%82%E7%99%BC%E5%B1%95TOD%E6%88%B0%E7%95%A5%E8%AB%96%E5%A3%87%E5%AF%A6%E9%8C%84.pdf

  16. 台北TOD計畫,並無犧牲公共利益| 區域情報 - MyGoNews,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209346

  17. Untitled -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redat.org.tw/storage/uploads/news/202205/1110524%E7%99%BC%E5%B8%83%E5%AF%A6%E6%96%BD-%E4%BF%AE%E8%A8%82%E8%87%BA%E5%8C%97%E5%B8%82%E5%A4%A7%E7%9C%BE%E9%81%8B%E8%BC%B8%E5%B0%8E%E5%90%91%E5%8F%AF%E7%94%B3%E8%AB%8B%E9%96%8B%E7%99%BC%E8%A8%B1%E5%8F%AF%E5%9C%B0%E5%8D%80%E7%B4%B0%E9%83%A8%E8%A8%88%E7%95%AB%E6%A1%88(%E5%90%AB%E5%85%AC%E5%91%8A%E6%96%87).pdf-1653464766.pdf

  18. 台北容積大放送?國外實踐居住正義的TOD為何來台變洪水猛獸 - Yahoo奇摩新聞,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5%8C%97%E5%AE%B9%E7%A9%8D%E5%A4%A7%E6%94%BE%E9%80%81-%E5%9C%8B%E5%A4%96%E5%AF%A6%E8%B8%90%E5%B1%85%E4%BD%8F%E6%AD%A3%E7%BE%A9%E7%9A%84tod%E7%82%BA%E4%BD%95%E4%BE%86%E5%8F%B0%E8%AE%8A%E6%B4%AA%E6%B0%B4%E7%8C%9B%E7%8D%B8-015500323.html

  19. 環狀線東環段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dorts.gov.taipei/cp.aspx?n=F47E41B6C8884DC6

  20. 環狀線北環及南環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dorts.gov.taipei/cp.aspx?n=7CEEE7ECF48CE83F

  21. 北士科懶人包:T17、T18是什麼?房價、交通一次看懂 - 雲投資,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invest.tw/Knowledge/Article/220

  22. 捷運士林站TOD動土柯文哲盼帶動士林夜市、當地產業發展 - Newtalk新聞,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4-12/562277

  23. 以階層線性模式探討TOD規劃效益對土地開發之影響*,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landeconomics.nccu.edu.tw/upload/29/download_file/5148/19-1-1,%E4%BB%A5%E9%9A%8E%E5%B1%A4%E7%B7%9A%E6%80%A7%E6%A8%A1%E5%BC%8F%E6%8E%A2%E8%A8%8ETOD%E8%A6%8F%E5%8A%83%E6%95%88%E7%9B%8A%E5%B0%8D%E5%9C%9F%E5%9C%B0%E9%96%8B%E7%99%BC%E4%B9%8B%E5%BD%B1%E9%9F%BF_%E6%9D%8E%E5%AE%B6%E5%84%82,%E8%AC%9D%E7%BF%8A%E6%A5%B7.pdf

  24. 柯P哭哭!北捷劍潭、劍南路站TOD案遭疑「硬幹」 80億預算被砍 - 自由時報,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787168

  25. 出席「士林站TOD大樓動土典禮」 柯文哲:臺北捷運公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台北市政府,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2044902FC839D045&sms=72544237BBE4C5F6&s=B4FD6BDD13535BC9

  26. 建案熱區巡禮: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交通篇 - 遠雄房地產,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farglory-realty.com.tw/life-proposal/area-tpe-beitou_bstp_traffic_20240705/

  27. 雙溪南北兩側地區主要計畫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案 - 臺北市首座,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449/relfile/26698/9273887/3a6e76bc-2dc6-4295-8cb9-8c69144a146c.pdf

  28. 科技業搶進北士科賴正鎰:5年可望形成「北城新環大生活圈」 - Yahoo股市,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A7%91%E6%8A%80%E6%A5%AD%E6%90%B6%E9%80%B2%E5%8C%97%E5%A3%AB%E7%A7%91-%E8%B3%B4%E6%AD%A3%E9%8E%B0%EF%BC%9A5%E5%B9%B4%E5%8F%AF%E6%9C%9B%E5%BD%A2%E6%88%90%E3%80%8C%E5%8C%97%E5%9F%8E%E6%96%B0%E7%92%B0%E5%A4%A7%E7%94%9F%E6%B4%BB%E5%9C%88%E3%80%8D-020858192.html

  29. 拒絕容積大放送建築界抗議柯文哲卸任前強推TOD | 地方 - 中央社,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211020099.aspx

  30. 台北捷運劍潭站TOD 開發案- FAM TALK - 準建築人手札,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50254

  31. 建築界抗議強推TOD 北市府稱無損公益不拍賣容積| 文化 - 中央社,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11020167.aspx

捷運TOD模式只是賺錢工具? 新北市三環六線願景的4個爭議和省思 - 報導者, 檢索日期:9月 12, 2025, https://www.twreporter.org/a/new-taipei-city-metro-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留言

作者簡介

小黑老師頭像
作者|邱煜庭(小黑老師)
《燒賣研究所》首席顧問・數位行銷講師・電商策略設計師
➜ 前往 Facebook 專頁

小黑老師專注於協助品牌走出廣告依賴、建立能獨立成長的行銷系統。過去十餘年,他從企業內部的行銷企劃做起,到成為中國百腦匯行銷經理、uitox 電商集團總監,最終與《燒賣研究所》培養數千名行銷人才。他的文章與教學,並非分享心得,而是來自顧問現場與超過百場企業授課的實戰方法。

ThinkWithBlack 的所有內容延伸自其「BTB電商結構學」與「Facebook 廣告成效攻略」課程邏輯,若你想了解更完整的策略設計,歡迎關注他的社群或參與課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I Overviews是什麼 | Google AI Overviews 時代下台灣電商搜尋引擎行銷(PPC+SEO)策略佈局參考報告

即使只賣 200 元商品,也該搭漏斗:一層引對人,二層講得通,三層留下來打造長期營收

你會寫 PRD,卻還做不出 MVP?這篇 vibe coding 工具指南寫給懂 AI 的產品人